|
|
|
 |
您当前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 2015陕西经济年会 |
|
石英:创新提升质量 质量铸造品牌 |
信息来源:| [2016-01-18] 点击量:7521 |
|

陕西省社会学会会长、省社科院原副院长 石英
又是岁末,十分高兴再次相聚在一年一度的陕西经济发展年会。前不久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创新引领是第一条。以“创新发展•质量强省”为主题,紧扣五中全会精神,可以说这次年会是我们陕西企业界学习五中全会精神的一次盛会。企业处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必须高度关注经济形势、市场变化、关注国家大政方针调整。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为什么现在要把创新引领的五大理念和“供给侧改革”摆在如此突出的位置加以强调,而传统的“投资、消费、出口三架马车”的提法已经很少出现?过去20年间,“三驾马车”曾经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但是,由于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持续疲软的影响,这“三驾马车”中的投资和出口已经动力不足;加之,国内廉价劳动力时代一去不返,人力成本、土地成本、环境成本、原材料成本的低成本优势不复存在。中国经济过去粗放型的发展模型和格局,已经不能适应经济新常态了。从消费拉动看,有一种经济现象大家很熟悉:一方面作为制造大国的中国产能大量过剩,另一方面国人出国疯狂抢购,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在国内买不到想要的东西。这个“想要的东西”,有的是新产品,过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过的一些高科技智能化产品,而更多的其实是传统产品,从婴儿奶粉到马桶盖、电饭锅……这对我们的生产企业,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在全面小康的背景下,消费者有选择权。过去说“质量就是生命”,有的企业就是不相信,因为跟政府搞好关系可以得到政府“发文”保护。但现在大家更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市场竞争是质量的竞争,产品质量不如人必被淘汰,喊了多年的“狼来了”这次是真的来了。
靠什么提升质量?当然只能靠创新。我们把创新挂在嘴边,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创新不是要大家一窝蜂地都去做新产品,开发一种新产品受到市场认可也绝非易事。企业的创新包括了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服务,任何一个环节的创新都是围绕着质量的提升。这里尤其要提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还要强调创新的方向,必须要有“互联网思维”。
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今天我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科技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传播方式。当然也改变思维方式。互联网思维被人概括为“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可见,互联网思维是一个多元概念,本质上是一种非线性思维。首先是要从消费者、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甚至产品研发设计都直接有消费者参与,譬如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不断推陈出新,越来越方便快捷简洁,这里有用户的参与和体验。很多应用都是免费的,互联网公司大把烧钱就是为了用户有好的体验和习惯,以占领市场。创新,提升了服务质量,改变了盈利模式。
农业社会思维,所有的战争都是争夺土地,“打江山、坐江山”;工业时代,大规模生产、大规模销售和大规模传播,强调标准化,整齐划一。员工是从属于流水线生产和金字塔结构的,机器比人更重要,团队的纪律性也远比个人的创造性重要。人不过是大生产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但互联网时代,人的创造性变得空前的重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第一次变得不只是一句口号,没有马云就没有阿里巴巴,没有雷军就没有小米手机,一些互联网大佬、互联网英雄不是随便什么人可以取代的,所以现在才有“猎头公司”的生存空间。从互联网思维的原则出发,我们企业必须树立和强化几种意识:危机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人才意识、开放意识、品牌意识。
互联网经济已迅猛到来,且短短几年间已经从“PC互联网”发展到“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即智能手机达到普及。李克强总理多次倡导“互联网+”,不要理解为政府号召大家去拥抱互联网,而是互联网的发展倒逼企业不得不去适应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可以看到很多“跨界”的竞争,经营互联网基础设施的电信移动没想到“微信”横空出世硬是抢到了传统通信领域一杯羹,而出租车行业也面临从“滴滴打车”到“专车”服务的竞争。餐饮业是典型的传统产业,我们到西安餐馆吃饭,可以发现悄然间大大小小的餐馆都在显著位置挂出二维码,提供免费WiFi,越来越多把“外卖”服务重点经营。不同的企业经营不同的产品,都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去创新经营模式,譬如盘活库存房地产等。
我们欣喜地看到,陕西的农产品电商,有望走在全国前列。例如陕北的“土豆姐姐”、富平的“柿饼哥哥”,正在形成品牌。这里要说明,品牌不等于商标,不是起个好名字注册商标做做宣传就可以的。品牌的前提基础是质量,品牌需要时间的沉淀、口碑的积累,品牌意味着质量和信誉。客观地说,陕西的制造、服务业品牌不多,知名度不高。农产品、果业已有了一定的影响力。航空航天高科技有国际影响但算不上陕西地方品牌。制造业尤其老百姓日常消费品还缺少大品牌。大浪淘沙,曾经我们陕西的家电还是有过几个响当当的牌子,然而创新不足,没能保持永久的活力。今天的结构性调整,实际上又是一次企业品牌重新“洗牌”的时候,大家要认识到这是一个机遇期,抓住机遇锐意创新,提升质量铸造品牌,一旦占领了一种产品、一种服务领域的品牌阵地,日子就会好过得多。就像“淘宝”、“京东”、“顺丰”快递,做大做强之后就占领了一块阵地,别人就不容易轻易取而代之,只能投身其麾下。会议主题“质量强省”,只有陕西拥有了一大批在普通老百姓中叫得响的品牌,“质量强省”才能落到实处。
省经济发展促进会每年举办年会,紧扣时代主题,为陕西经济发展的的确确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促进会的性质是社会组织,不是政府机构,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一会儿还要换届,建议新一届促进会也要锐意创新,继续保持并不断提升服务陕西经济、服务陕西企业的服务质量。一是发挥促进会的网络信息优势,搭建企业与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桥梁,充当人才中介、“猎头”公司,帮企业找人才、找项目,帮人才找企业、搞转化,搭建创新咨询服务平台。第二,组织专业力量,运用科学方法,开展第三方质量评估,品牌价值评估。不同于过去“十大年度人物”、“十大企业”一类“评选”,而是可以像“中国质量奖”一样创立“陕西质量奖”,站在社会组织“第三方”的立场而不是政府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位置,开展专业化的质量指标评估。一开始就要把客观、公正放在第一位坚持,逐步树立起公信力。
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与我今天讲到的互联网思维是高度一致的。创新提升质量,质量铸造品牌,品牌做强陕西,是我们共同的目标。祝“创新发展•质量强省”2015陕西经济年会圆满成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