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评小结
西安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张鸿
我给这场论坛的主题加了一点,叫做复兴丝路,重振陕商,战略布局。复兴丝路,是这届政府的大格局。现在是一个多级的世界,各国都在布局,而做得最成功的是美国,制定了“两洋战略”——环太平洋环大西洋战略,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制定的,到现在已经五十多年了。 “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在新形势下提出的大战略。刚才主持人念了一段习总书记的讲话,这个讲话已经一周年了,由于我们的认识有限,所以反应并不强烈。哪里表现好呢?是福建。福建的泉州把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做得非常好。习总书记说了陕西是起点,而我们又做得怎么样呢?我们的大格局并没摆好。
重振陕商是大机遇。丝绸之路起点的振兴,为陕商的重新崛起提供了机遇。陕西是国家第三个创新型省份,西安是全国唯一的现代服务业示范中心,国家为此批了4亿资金,这都是在做起点文章。我们是电子商务的示范城市,今年“双十一”成交的570亿,充分表明了电商的作用,它已成为现代社会靠消费带动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去年,李克强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了由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参加的经济形势座谈会,请到了马云。为什么请马云?就是要靠电商带动。所以,重振陕商,我们的机遇有了,还需要战略。从专家的角度来说,我提出了一个“135”,“1”指西安就做新起点一件事,把新起点做好。“3”是三个标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理标志。张骞是汉中人,我们可在西安建一个新丝路大厦,建一座张骞的塑像作为标志;开办一个论坛和一个新丝路交易会;构建一个网络丝路的新起点。“5”指的是大产业、大交通、大商贸、大本领、大都市。
今天坐在台上的有官产学研,有深圳的有陕西的,安排的非常好。尤其是这届年会的主题定得非常好,使我们看到了陕西的优势和劣势,为陕商的发展提供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