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 理事 |
|
吴礼健 |
信息来源:| [2021-02-09] 点击量:4677 |
|
理事 吴礼健
陕西秦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做活农村产业 创特色品牌 造福一方百姓
假如人生是一段遥远漫长的旅程,探索的意义便在于用希望与勇气去走向不可知的未来,或许路途中艰难万千、坎坷不断,但从来不会阻挡前进的步伐与发展的目标。
——题记
这段话对于吴礼健而言,正是他多年风雨创业的真实写照,吴礼健,1980年出生,陕西省商洛市柞水人,现任陕西秦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他自强不息,献身创业征途;又心怀故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探索出一条绿色农业产业链,双肩之上扛着的是责任,胸怀广阔装着的是浓浓的赤子之情。
瞅准农业 征战商场
吴礼健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自小就聪明好学,善于观察,他顺应时代潮流,紧扣家乡特色产业做文章,于2012年12月成立了陕西秦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以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为主,集绿色无公害农副产品科研、种植、加工、销售、物流配送等为一体的现代化股份制企业,公司引进东北最新地栽黑木耳技术,培育种植黑木耳,取代传统椴木种植,避免大面积砍伐树木,保护生态环境,是陕西省首家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地栽黑木耳产业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7年,公司在原木耳产业基地的基础上升级打造柞水木耳特色小镇,发展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先后与吉林农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学院等权威院所及专家教授合作,破解了制约西部地区地栽黑木耳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制定了“东北地区优质黑木耳品种在高海拔地区种植严重减产的解决方案”,联合培育出适合秦岭高海拔地区的优质、高产新品种“黑峰2010”。
该博物馆健成前,西川村里很多人都在种庄稼,这里的沙土地庄稼产量有限,博物馆及木耳小镇健成后,配套的木耳生产基地也健立起来,更多人转向了种木耳,收入情况有了改善,西川村村民朱健峰告诉我们,他们夫妻现在不再种地,在木耳博物馆和西川现代农业园区工作,家庭年收入达五六万元,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了。“有了这五六万元我们家把房子裝修了,穿衣吃饭跟以前大不一样了。以前花钱要算着花,现在干什么都敢大胆地干了。”
截止目前,秦峰农业公司先后投资1.3亿元建设了柞水木耳特色小镇已正式运营,该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一个大型木耳博物馆,位于柞水县下梁镇西川村,是西川现代农业示范园木耳小镇的配套博物馆,馆内分为历史文化区、标本展示区、菌艺展示区、生态模拟区等展区,博物馆内陈列着柞水木耳栽培历史,从第一代野外自然生长的木耳,到如今第五代温室立体栽培的木耳,博物馆外,西川村通过木耳产业努力脱贫、走向富裕的巨大变化也正在书写着自己的历史。这个拥有1000亩木耳大田观光基地和50亩木耳采摘体验基地的观光园,月均接待游客1万余人,已成为集木耳种植加工、观光旅游、休闲体验、餐饮住宿、文化展示为一体的特色农业精品园区,向观众、游客介绍与木耳相关的知识,据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博物馆在2018年接待游客13万人次,其中西安市中小学生前来研学的有近2万名。
助推扶贫 再塑格局
木耳小镇直接带动就业500多人,不算土地流转费用,企业去年向西川村民发放了128万元的工资,平均每户年收入1万元以上,木耳博物馆还间接带动了当地农家乐的发展和农副产品的销售,此前,下梁镇一带村民的红小豆和绿豆卖5元/公斤,现在游客多了,这些杂粮可以卖到10元/公斤,之前每户人家基本只养一头猪,做好的腊肉仅供自家人吃,现在有的村民甚至养了三四头猪,农家腊肉基本都会被游客买走。
柞水县因地制宜全力推进以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发展,县农业部门举办各类技术培训,企业、合作社也积极开展种植木耳免费培训,秦峰农业在田间地头不定时的经常给村民讲大田管理、木耳种植的现场培训已经超过了2000人次。
通过该项目的建设,不仅解决了村民就业,推动了农业产业发展,疏导农业产品流通,促进农民增收,还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而柞水县木耳博物馆就是种在十里八乡的致富“摇钱树”,村民到博物馆照着展板学技术、对着标本选新种。村民在博物馆打工做服务可以增收,观众、游客在博物馆增长了见识,丰富了学识,2018年,西川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木耳小镇被授予3A级旅游景区,西川村现有地栽木耳200万袋,吊袋大棚105个,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将以木耳、香菇为主的食用菌做成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将木耳小镇项目优先布局到全县最大的集中连片贫困区域-一西川流域,带动西川流域3个深度贫困村和1个贫困村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目前,柞水县通过木耳产业带动贫困户3138户10000人,预计贫困户人均增收1500元。
放眼未来 续创辉煌
陕西秦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于2018年12月在新四版挂牌上市(证券代码640007)。公司所种植的“柞水木耳”产品被入选央视国家品牌计划,并在央视8个频道向全球推介,公司主力产品“秋雷”牌柞水木耳多次获得杨凌农博会“后稷奖”。
秦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总经理吴礼健的带领下先后被评为省级就业扶贫基地、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市产业脱贫十佳龙头企业、商洛市科技型企业、省级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商洛市创业示范企业、陕西省名优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单位、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产品等荣誉。
在2020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全国,柞水县积极号召青年以及县域企业共同携手抗击疫情,当地民营企业家们纷纷积极响应捐款捐物,陕西秦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向当地政府捐款10000元,全力以赴助力柞水县抗疫工作。
因为梦想,通过努力奋斗在特色农业中站稳脚跟;因为执着,在家乡创出一片新天地;因为感恩,在家乡投资几亿元助力家乡脱贫,未来陕西秦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总经理吴礼健的带领下再接再厉,永创辉煌,为当地百姓增收,经济发展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陕西秦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秦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以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为主,集绿色无公害农副产品科研、种植、加工、销售、物流配送等为一体的现代化股份制企业。公司于2018年12月在股交所挂牌上市,证券代码640007。
公司先后投资1.3亿元,在柞水县西川国家农业示范园区建立基地,是陕西省首家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地栽黑木耳产业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7年公司在原木耳产业基地基础上,升级打造柞水木耳特色小镇,发展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先后与吉林农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学院等权威院所及专家教授合作,破解了制约西部地区地栽黑木耳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制定了“东北地区优质黑木耳品种在高海拔地区种植严重减产的解决方案”,联合培育出适合秦岭高海拔地区的优质、高产新品种“黑峰2010”。
目前柞水木耳特色小镇已建成运营,拥有国内唯一的木耳博物馆,馆内分为历史文化区、标本展示区、菌艺展示区、生态模拟区等展区,馆内陈列着柞水木耳栽培历史,从第一代野外自然生长的木耳,到如今第五代温室立体栽培的木耳。博物馆外,西川村通过木耳产业努力脱贫、走向富裕的巨大变化正在书写着自己的历史。观光园拥有1000亩木耳大田观光基地和50亩木耳采摘体验基地,月均接待游客1万余人,已成为集木耳种植加工、观光旅游、休闲体验、餐饮住宿、文化展示为一体的特色农业精品园区,并获批国家3A景区。博物馆在2018年接待游客13万人次,其中西安市中小学生前来研学的有近2万名。
该项目的建设不仅解决了村民就业,推动了农业产业发展,疏导农业产品流通,促进农民增收,还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而柞水县木耳博物馆成为种在十里八乡的致富“摇钱树”。为带动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秦峰农业在发展木耳这一主导产业过程中,针对西川村300户贫困户以“劳务带动”的形式,每年为每户平均增收3000元。同时,木耳小镇项目还带动全县最大的集中连片贫困区域——西川流域3个深度贫困村和1个贫困村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木耳、香菇为主的食用菌成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秦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总经理吴礼健的带领下先后被评为省级就业扶贫基地、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市产业脱贫十佳龙头企业、商洛市科技型企业、省级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商洛市创业示范企业、陕西省名优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单位、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产品等荣誉。公司主力产品“秋雷”牌柞水木耳多次获得杨凌农博会“后稷奖”,2018年公司产品“柞水木耳”入选央视国家品牌计划,在央视8个频道向全球推介。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国,柞水县积极号召青年及县域企业共同携手抗击疫情,秦峰农业积极响应带头捐款10000元,全力以赴助力柞水县抗疫工作,勇于承担企业社会责任。.jpg)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