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 2019陕西经济年会 |
|
张兴先:企业家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脊梁 |
信息来源:| [2020-01-04] 点击量:4719 |
|
.jpg)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原副巡视员 张兴先
尊敬的各位企业家,大家下午好!
我们所在的这块土地,曾经是创造过中国中古时期最灿烂文化的三秦大地,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这支经济陕军的头面人物。在新的时代,显得不是那么雄心勃勃,但和我们的过去比起来,队伍是无限之增长,发展的潜力非常大。
在新的形势下,在新时代里,什么是新的动能?刚才做主题报告的各位都给予了深刻描述,我想说的是,新动能的培育、发展,在新的时代,三秦大地需要什么样的空气、土壤、养料来培育新动能?
我想强调的是,我们必须承认,动能的源泉是人。所以,我用了“尊敬的各位企业家”这句话开场。我们要雄起,必须是陕西的企业家成为社会发展的脊梁。不管是从世界100多年的经济发展史,还是人才配备的机构,都可以看出来,一个社会能不能将企业家作为社会的脊梁,是这个社会发展的最主要的动能。
西部大开发之初,我们研究西部的土壤和东南部的有什么不同。西部区域企业数量为什么少?今天我们有了无限发展的企业,我们要研究企业的领军人物在社会上的地位如何?是什么支持我们这支经济陕军,走向东方,走向世界。
企业家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脊梁。要实现进一步的发展,不仅是整个社会的观念要转变,对于企业来讲,创新是无形的动力,没有创新风险时刻在身边。作为一个企业家,一生都可能如履薄冰。我昨天早晨去钟楼世纪金花转了转。这二十几来,世纪金花应该是陕西高端商业的符号。但转完了之后,我感觉如果再这么下去,金花大概也就成了残花了。
如何防控风险?最根本的是要创新。在中国的土地上,要创新,要解决一个根本的问题,是要允许企业家犯错误,要允许企业家探索,要支持企业家探索,要创造一个让企业家探索的环境。
不仅是政策环境、人文环境,还有金融环境,没有好的环境,创新十之八九是要失败的,甚至十之八九可能是要颗粒无收的,仅有百分之几的收获,缺少允许创新的环境,创新是很难搞起来的。硅谷之所以成功,硅谷模式之所以不可复制,根本原因是硅谷的创新文化是允许失败的。它不因为一个人职位高低,不因为一个人的想象荒唐,而歧视这个人,使得他看不到希望。这和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区别。我们必须着力解决好这些问题,包括社会的问题、文化的问题、舆论的问题。
新时代的企业管理和传统的企业管理理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治理结构发生了大变化。华为的经验很值得我们探索,董事会、股东会、经理层、监事会等等,集团性的企业管理模式必须健全。对广大中小微企业来讲,管理成本太高。个人觉得作为企业家,神圣的使命就两条,一是拿出来适应这个经济阶段和市场需求的产品,二是不断带领团队,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在治理结构上,不能仿造、不能搞很多的约束,将治理成本和交易成本尽可能的降下来。华为最成功的一点是,到了新的时代,企业收益实现大家共享。
类似于合作制的办法,在大型企业获得不小的成功,明晰的股权结构,将大的股份分割成小的股份,落实到每个人,股权是最有畅销激励的激励措施。奖金管月、管半年、一年都很困难。这是美国硅谷小企业成长起来的经验。在这方面非常需要创新的,对于目前陕军的治理结构是非常有益的探索。
在我们陕商这支队伍里,大多是每家企业各自发展,协同发展的有所缺乏。当今时代,要不断降低成本,创造收益,不仅仅要关注自身的生产链,找准现阶段适应市场需求的产业链上的定位,还需要同时考虑供应链,由于陕西地处东部的西部、西部的东部这样一个特殊的位置,而非消费的中心。有可能会存在生产出来东西没人要。我们的运输成本比较高,必须要考虑供应链。几十年来,在宏观管理上,陕西所在的区域形成产业集群,对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做了多年的努力,但和东部地区差距还是非常大。如果大家能够协同发展,就是一种很重要的创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