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吴 刚 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年会从开始的主题发言到现在的论坛探讨,一直非常激烈,大家在发声亮剑,思想交锋的过程中,观点纷呈,各抒己见。但个人认为,这仅仅是参考答案,而非标准答案,因为正确答案永远在路上。
首先,对六位专家和企业家的观点进行梳理。
杜跃平教授的观点主要从企业和政府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思考,回答了品牌建设的重要性问题。第一,主要强调品牌走向国际化是品牌升级的重要途径,走进“一带一路”是品牌陕商升级的必由之路。第二,陕西要培育发展品牌,要从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产品集群、品牌创建、产品升级、老字号品牌延续等方面,狠下功夫多做文章。第三,从强化品牌意识,设立品牌建设基金,加强品牌保护,提高企业家素质等角度给出了答案。观点比较全面,无论是陕西迈向中高端还是高质量的发展都有参考意义。
张宝通研究员提出了三个观点,一是品牌对城市发展影响重大;二是要依托共建“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来打造重点品牌,这是陕西的坐标和方位;三是融入国家战略,无论陕西是“一带一路”核心区还是开放发展热点区域,我们不能闭门造车,关起来门来搞品牌建设,要以开放的姿态塑造陕商品牌。以上观点,无论是宏观的战略层面还是微观的战术层面,都具有指导意义。
纪俭所长以“户太8号”品牌的成长过程为例,阐述了观点。第一,品牌建设一定要“服水土”,一定要结合本地的资源禀赋进行培育。否则,品牌的生命周期会较短,所以纪所长用了20多年的时间进行品牌培育和完善。第二,品牌凝聚着创新的心血。所以“户太8号”一直在创新,一直在提升。第三,品牌创新永远在路上,没有终点。从简单的案例分享,总结出品牌发展的路径。
张鸿教授的观点很有前瞻性,无论是企业、社会还是政府,都有参考价值。观点之一,新时代陕西高质量发展一定要处理好规模、质量、效益三者的关系,要三位一体协调发展。观点之二,一定要做好数字产业这篇大文章。无论是产业、新业态还是产业人才、产业培育,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思考。观点之三,陕西要以数字化来推进枢纽经济、门户经济和流通经济,使陕西的发展再上台阶。
刘峰董事长的企业名称很特别——中实环保集团,从“中实”很自然联想到“忠实”。首先,中实环保集团是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忠实践行者。其次,刘峰董事长也回答了高质量的发展需要高品质的发展。再次,从企业发展实践中,总结出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绿色基因,只有绿色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曹映辉董事长提出的主要观点有:第一,品牌建设要体现工匠精神,要精益求精。第二,品牌建设要放眼世界,对标世界一流标准。一定要用开放的视角建设和发展品牌。
以上专家和企业家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品牌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等问题,我对主要观点进行梳理分析,与大家共享共勉。下面就“一带一路•品牌陕商”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无论是品牌升级走向国际化,还是实现中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两个命题的观点的入口是一致的,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就是追求高品质、高效率、高效能、高效益发展。通俗地讲,就是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贴近高质量发展,是一种蕴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大战略。
第一,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重大命题。品牌是蕴含着企业技术、商标、服务和文化等内容的战略资源。推进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升级为国家品牌,乃至国际品牌,是为了谋求更大的市场占有,是更大竞争力的提升,是中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遵循量变到质变的客观规律,实现制造飞跃的必然选择。也是满足新时代消费升级,破解主要矛盾的一种必然选择。更是形成优质高效、多元供给体系,在新的水平上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追赶超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陕西仍然处于产品竞争阶段,还没有上升到品牌竞争的高层次竞争阶段,企业品牌意识不强,知名品牌数量少。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并重的深度调整,经济参与国际竞争从一路“跟跑”转向更多领域的“领跑”……这些多重转向,催动陕西经济进入了一个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历史性“窗口期”
第二,以新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企业区域发展的资源禀赋条件、成长阶段不同,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也会不同,要综合研判企业﹑区域发展条件基础,充分对接“五大”发展理念,以新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1)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创新要全面展开,要谋求技术创新、组织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等多种创新,让技术与非技术要素创新发挥同频共振的效应,实现全要素、多层次、高效率的创新发展。
(2)协调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注重解决高质量发展的内外协调,新旧动能转化,实现持续增长、长期繁荣。
(3)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要注重解决高质量发展中的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否则就会破坏生态,天人尽毁。
(4)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注重解决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内外联动,利益共享,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5)共享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追求。无论“高大上”还是“低小矮”,都需要接地气,以破解民生发展难题、惠民富民根本中心为出发点。
第三,推进高质量发展企业、政府、社会担负“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一是企业责任。企业家是经济增长的“国王”,是高质量发展的主体和依靠。广大陕商必须积极践行企业家精神,传承和弘扬开拓进取、实干苦干的创业精神,货真价实、义利并举的求实精神,笃厚诚信、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全面推动“陕西制造”向“陕西智造”转变﹑“陕西速度”向“陕西质量”转变﹑“陕西产品”向“陕西品牌”转变。勇于发挥秦人的“狼性”,以敢于亮剑的精神和勇气,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二是政府责任。政府是资源统筹、环境优化、政策保障的践行者,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强化力量统筹,紧盯“企业品牌开发、民族品牌培育、产业品质提升、营商环境优化”(三品一优)聚能发力,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激发各类变量的整体效应,推动我省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地取得新进展。三是社会责任。社会各方是消费市场的引导者和舆论环境的营造者。要倡导信用为本、社会担责、品质扬善的消费文化,弘扬精致精细、执着专一、匠心独用的时代气质,引导市场生产更多消费者满意的名优品牌,传播更多本土企业好声音,增强对自主品牌的认可度和自信心,破除对外来品牌的盲目崇拜和迷信。
“品牌升级、高质量发展”永远在路上,需要各方协同发力,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