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 2016陕西经济年会 |
|
钟卫国:新常态下的陕西“追赶超越”与转型发展 |
信息来源:| [2016-12-23] 点击量:6233 |
|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政经部主任 钟卫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陕西企业:
大家好!希望我今天的发言对大家的决策能有所帮助。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我们陕西视察工作,总书记听取了陕西发展情况汇报,对陕西的工作充分肯定后,做出了陕西正处在“追赶超越”阶段的重要论断。如何将陕西建设发展好,总书记特别叮嘱要做好五个“扎实”:扎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扎实加强文化建设;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陕西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
现将我的个人思考分三个层面向大家进行汇报。
一.新常态下陕西“追赶超越”与转型发展的背景
当代中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从国内看,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依然广阔,但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紧迫。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国际能源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加大。
二.新常态下陕西“追赶超越”与转型发展的依据
陕西在“十二五”规划制定的时候,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城镇化率低、经济外向度低三大难题尚未从根本上破解。陕西实现“追赶超越”的战略部署时,从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到建设西部强省,再到全面建设西部强省,从经济强到经济强、科教强、文化强,从“三强一富一美”(即经济强、科教强、文化强、百姓富、生态美)到建设“三个陕西”。
在陕西实现“追赶超越”的区域布局中,陕西不断调整思路,从陕北实现跨越发展、关中实现率先发展、陕南实现突破发展,到“十二五”的陕北持续发展、关中创新发展、陕南循环发展,再到“十三五”的关中协同创新、陕北转型持续、陕南绿色循环。
陕西实现“追赶超越”的发展思路中,实现“追赶超越”的关键是建设富裕陕西,建设富裕陕西的关键是百姓富,百姓富的关键是产业兴,产业兴的关键是企业旺,企业旺的关键是深改革,特别是供给侧和结构性改革,这也是最根本的思路。
(一)陕西实现“追赶超越”发展要以富裕陕西建设为引领
第一“富裕陕西”建设的基础——GDP及其增长。从陕西发展的数据来看,“富裕陕西”建设近几年做得还不错。从陕西省GDP占全国的比重来看,从2005年的2.13%到20015年的2.685%,十年时间提升了0.555个百分点,每年平均提高0.0555个百分点。同时2015年陕西人均GDP达到了48023元,为全国平均49351元的97.31%,基本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但从新常态来看,整个经济增速都在下降。尤其是去年到今年,陕西和全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相比较,以今年前三季度为例,全国经济增长为6.7%,陕西7.3%。所以要实现“追赶超越”,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讲,现在面临压力。从经济发展的态势来看,陕西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追上了全国的平均水平,但我们其他的指标很落后。除了陕西人均GDP之外,现在陕西最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是城乡居民的储蓄,相当于全国居民平均水平的95%,但是我们的消费水平很低。
第二是陕西城乡居民收入的提升是“富裕陕西”建设的关键。从2006年至2015年,陕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分别为从1.99%、提升到2.19%、平均每年仅提升0.0222个百分点。同期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从全国平均水平的70.1%,提升到79.22%,平均每年提升1.013个百分点。依此速度,假定人口比重维持2.83%不变,陕西要达到和其人口比重相适应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人均,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还需要20.51年的努力奋斗,这和GDP及其人均已经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所以,陕西要实现“追赶超越”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第三是在陕西的经济高速增长中,投资的贡献起了主导作用。在新常态下,投资增速在不断下降,基本上已经进入个位增长。全国今年前10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幅8.3%,特别是民间投资增速降幅比较大。陕西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民间投资等增长也在个位数徘徊。对于陕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则不要抱太多想法。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陕西2014年第一产业增长28.1%,但真正创造财富的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增长仅8.2%。2015年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0%,2016年前9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3%,比全国高,但最关键的工业投资增长-11.2%。财富创造不出来,如何致富?如何“追赶超越”?这也是我一直在担心的事情。
第四“富裕陕西”建设的保证——出口。从陕西的“三驾马车”的对外贸易窗口来看,对外贸易出口对陕西经济增长的贡献很低。陕西2015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为1895.66 亿元人民币,约为全国货物进出口总额245741 亿元的0.77%,货物出口总额918.52 亿元,约为全国货物出口总额141255亿元的0.65%。对应的外贸依存度只有10.43%,出口依存度只有5.06%,远低于全国36.31%的外贸依存度和20.87%的出口依存度。那么在这种态势下,陕西依靠外贸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实现“追赶超越”明显动力不足。再从陕西对外贸易构成来看,2016年前三季度主要还是依靠外资企业,其比重在整个对外贸易中的比重达到72.8%,特别像西安高新区的美光科技和三星电子,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占比很低。所以,依靠出口这架马车拉动经济增长目前并不现实。
第五消费需求的收入是“富裕陕西”建设的目的。陕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6年9268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8.8%,2015年26420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31195元的84.69%。9年提升5.89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654个百分点计算,陕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还需要23.4年时间。陕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还需要16.48年时间。如何提升陕西城乡居民收入?陕西居民收入构成有四大块,其中工资收入是最主要的一部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收入主要依靠财政拨款,财政税收又来源于企业,企业从业人员的工资更不用说了,所以说要增加城乡居民工资收入,还是要把企业办好,提升陕西企业的盈利水平,这是最根本的出路,农村居民亦如此。
(二)陕西实现“追赶超越”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将陕西企业做大做强,增加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推动陕西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我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对策。
一是优化省内创业、就业政策及环境,这是促进收入与消费持续增长的根本保证。据统计,陕西省国资委下属的37家国有企业中,创造财富的制造企业仅有7家。全国500强民营企业中,陕西仅占4家,没有一家是制造企业,而纵观全国500强民营企业,制造企业占据半壁江山,主要分布在江浙、广东、山东等地,所以这些地方经济很强大。从品牌来看,2016年5月选评出的“全国最具价值的500强”品牌,陕西只有3家。所以企业如何在品牌创新的引领下,进行产品创新、科技创新,进而售后创新,管理创新,质量控制体系营销等综合创新,让我们陕西企业做大进而做强。这是我们陕西经济“追赶超越”最根本的出路。
二是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特别是要制定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不断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是国家层面上的调整。
三是创新拓展发展新空间。“十三五”期间,国家对陕西的定位是“一带一路”及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区,陕西企业应该抓住这一发展机遇。
据统计,2014年陕西百强企业有96户分布在关中地区,营业收入占百强企业总数的98%以上。其中,西安上榜企业最多,共有83户,总营业收入占全省百强企业的90%。陕西八大支柱产业中,能源和化工开始衰退,但其它新兴产业却高速增长,增速达到32%,这是陕西的亮点。所以应积极打造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强化区域服务功能。借助国家发展整体规划,以西安为中心,支持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建设和城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重点地区一体发展,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四是构建省域特色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比如神木医改,这是民生工程。
五是加大县以下小城镇建设的力度,把农村城镇化作为提升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化,壮大中产农民群体的有效途径。
六是创新消费模式,改善消费环境等。
三.新常态下陕西“追赶超越”与转型发展的战略抉择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冲刺登顶的关键阶段,更是决胜阶段。陕西要真正实现成功转型,实现“追赶超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企业通过自身改革实现转型发展,政府提供更多的制度供给,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