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1913~公元2002)出生于陕西省富平县一个农民家庭。
192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春参加爱国学生运动 ,遭国民党当局关押,在狱中转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初,受党组织委派到国民党西北军杨虎城部做兵运工作,任中共营委书记。1932年3月,组织发动了“两当兵变
”,任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队委书记。同年9月,进入渭北革命根据地,任渭北游击队第二支队政治指导员。1933年2月,任共青团三原中心县委书记,从事武装斗争、农民运动和青年工作。
同年3月后,与刘志丹等同志创建照金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委员,军委书记和共青团特委书记,游击队总指挥部政治委员,革命委员会副主席、主席等职务。1934年11月,当选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
1935年春,陕北、陕甘边两块革命根据地在反“围剿”战争中连成一片,合并成立西北革命根据地,习仲勋为中共西北工委领导成员,并继续担任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1935年9月,他和刘志丹等一大批领导干部在错误肃反中被王明路
线的执行者关押。党中央和毛泽东到达陕北后,他们才得以释放平反,从而挽救了这块在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使之成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1936年1月,习仲勋任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副主席、
党团书记。
1945年6月,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同年8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其间,曾担任爷台山自卫反击战临时指挥部政治委员,领导了著名的爷台山自卫反击战,取得了反顽斗争的重大胜利。抗日战争胜
利后,习仲勋历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委员、陕甘宁野战集团军政治委员、西北野战军副政治委员。1947年3月中旬后,按照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协同彭德怀指挥了保卫党中央、毛主席和陕甘宁边区的战役,相
继取得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战三捷”和陈东、三边战斗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习仲勋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代主席,西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政治委员,长期主持西北党、政、军全面工作。
1952年9月,习仲勋调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兼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党组书记。1953年9月后,历任政务院秘书长、国务院秘书长。1956年9月,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59年4月任国务院副总理兼
秘书长、负责国务院常务工作。他在国务院协助周恩来总理工作长达10年。
1962年9月,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习仲勋因所谓“《刘志丹》小说问题”,遭康生诬陷,在“文化大革命”中又受到残酷迫害,被审查、关押、监护前后长达16年之久。他始终保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彻
底平反。
1978年4月后,习仲勋历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二书记、第一书记,广东省省长,广州军区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委员。在改革开放中,习仲勋率先向党中央提出充分利用国内外的有利形势,发挥
广东的特点和人文地缘优势,让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的请求,得到了邓小平的赞同。为广东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使广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和排头兵,为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提供了宝贵经验。
1980年9月,习仲勋被补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后又兼任法制委员会主任,主持讨论了许多法律草案。1981年3月,他参加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 同年6月,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书记处书
记。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负责中央书记处的日常工作。
2002年5月24日习仲勋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