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奋斗者:李平
.jpg)
二十多年来,凭借诚信经营和多元化发展,从一家小印刷厂蜕变为以房地产开发为核心,涉猎多个领域的产业格局,成功实现了综合性企业集团的转型升级,为国家累计上缴税金1.2亿元,为城市基础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全国先进创业模范。
创业模范 李平
宝鸡中立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陕西省经济发展促进会常务理事
1965年,李平出生于黄土高坡西陲的一座小山村,幼年丧父,他撑起家中的顶梁柱,17岁在建筑公司当起了修路工。1983年被招进宝鸡西关印刷厂当学徒,三年后成了厂里为数不多的“全能工”,而后调整到销售岗位。短短两年内,成了厂里销售状元。1989年,西关印刷厂决定成立门市部对外承包向零售领域发展,李平走上了领导岗位。凭借良好的信誉,短短半年李平的门市部生意蒸蒸日上。1992年印刷厂要求收回门市部,李平决定下海。创建了宝鸡市金台区文化彩印厂,1995年又盖了新厂,淘汰旧设备,买进新彩印设备。
无论干什么事情,李平都秉承一个“诚”字,他认为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1998年,印刷厂再次升级改造,购买了西北最先进的大型彩色胶印印刷机,实现从印刷书籍向商务包装领域的技术转轨。2002年李平从长城集团二级供应商晋升为一级供应商……各类订单纷至沓来,他成为当时宝鸡最大的民营印刷企业掌舵人。
在印刷领域的成功并没有让他沾沾自喜,他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多个领域之中。1998年,李平成立宝鸡市中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始向地产界进军。在开发过程中,李平依然“诚”字为先,从不用伪劣建材,将工程质量作为第一要务。其开发的宝林小区被评为省级优良工程和省级文明工地,工程质量及售后服务得到广大业主的好评,并得到质检部门的高度认可。随后,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北区、千阳阳光小区建设项目全部高标准完工并交付使用。目前,公司在千阳县平江营旧城改造等项目中大展拳脚,数千居民的居住环境旧貌换新颜。又相继成功开发了西安凤城春天、千阳平江锦秀园生态社区等项目。
近年来,李平又开办了陕西聚阳工贸有限公司、宝陵建设(集团)公司第五分公司、宝鸡聚诚置业有限公司、宝鸡谷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新能源开发公司等多个实体,真正实现了集房地产开发、路桥工程、投资管理、酒店管理、新能源、矿产、生态及旅游资源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企业集团的华丽蜕变。为国家累计上缴税金约1.2亿元,集团总资产3.5亿元,是宝鸡市知名民营企业。李平与其麾下的企业多次被授予先进私营企业、全市十佳优秀企业、优秀民营企业、重合同守信用先进单位等荣誉。李平也以突出的经济贡献和社会责任,光荣当选宝鸡市九届、十届、十一届政协委员、常委,市工商联常委,市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监督员,市国际商务交流协会副会长,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宝鸡市金台区人大代表,金台区民企工会副主席等职务。多次被市、区人民政府授予非公经济发展先进工作者、优秀青年企业家。2011年荣获“宝鸡市十大影响宝鸡经济功勋人物”称号,2019年荣获“共和国70周年——陕西经济十大功勋人物”称号,创业事迹载入《全国先进创业模范事迹汇编》。
经过多年发展与诚信经营,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拥有一批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现代企业管理人才。公司始终遵循“诚信至上、创新发展、合作共赢、共创辉煌”的宗旨,时刻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坚持“一路真诚、俯身为路、躬背为桥”的服务理念,开拓创新,为城市的基础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作为一名优秀民营企业家,他还始终铭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李平始终不忘感恩回报社会。对内让员工更加富裕,对外让社会更加美好,只有春色满园,中国经济才能真正充满活力,实现国富民强。这些年来,公司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汶川地震灾区、宝鸡市社会福利院、宝鸡市残疾人基金会、宝鸡市西山地区乡镇、宝鸡市陈仓区县功镇、金台区硖石镇贫困山区的孤寡老人、贫困儿童等累计捐款捐物达百万元以上,多次受到政府和媒体的表彰。李平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企业的责任与担当,这种责任感化作惠及弱势群体的细雨大爱,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真正脊梁。
本期新动能
.jpg)
1. 现代产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是以智慧经济(含数字经济)为主导、大健康产业为核心、现代农业为基础、通过五大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知识业)的融合实现产业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形态。现代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宏观产业结构。高附加值,是现代产业体系的灵魂;创新性、再生性、生态性、系统性、规模性、精准性,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本质特征。现代产业体系既是发达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形态,也是智慧经济时代发展中国家实现赶超战略的产业形态。
2. 品牌推广:宝鸡中立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集房地产开发、路桥工程、投资管理、酒店管理、新能源、矿产、生态及旅游资源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投资发展集团。
1.加快培育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关键在于加快推动陕西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jpg)
深入分析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破解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制约,关键在于加快推动陕西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积极培育陕西创新发展活力,多层次构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加快推进新型智能工业发展。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十三五”以来,陕西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以“追赶超越、转型发展”为主线,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但从目前陕西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看,产业结构依然以第二产业为主导,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向后期过渡阶段。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水平不高,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然发展速度快,但规模偏小,产业支撑能力较弱;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科技创新效益不足等问题依然比较明显。推动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紧紧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进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赋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国际化”为主攻方向,推动各产业向中高水平迈进。推动信息与制造技术加快深度融合,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积极创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级示范区。紧扣先进制造业发展需求,健全科技攻关机制、强化统筹组织,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进军民、部省、央地融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我省科技优势向创新优势转化。抓好原始创新、产业创新、高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创新供给能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抓住当前国家推进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加快布局建设陕西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做大做强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工业互联网等核心产业,加快发展5G商用、北斗应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前沿产业。进一步加速制造业智能化、网络化发展,推动工业互联网应用,引导传统产业运用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等新模式实现数字化转型。推动服务业数字化发展,改变传统生产要素组合方式,催生电子商务、共享经济、人工智能及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新模式。
持续推进能源产业高端化。陕西是能源大省,能源经济在陕西经济总量中一直占比较高。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能源化工将仍然是陕西工业的重要支柱。推动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快陕西能源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以建设世界级的绿色能源化工基地为目标,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为方向,大力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产业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将大规模、基地化、上下游一体化、全产业链作为发展方向,按照煤向电力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煤气油盐向化工产品转化“三个转化”思路,推进煤油气混炼等能化项目建设。加强与跨国化工企业的交流合作,大力发展产业链循环、技术先进、产品创新的能源工业产业园,引领高端能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推动陕西能源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特色化发展。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绿色安全健康的农产品,已经成为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陕西要抓住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汉江生态经济带战略,秦巴山集中连片贫困区规划政策实施的机遇,积极推进陕南生物资源向生物产业转化,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大力发展绿色现代农业。充分挖掘陕西发展特色农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果业、畜牧业、设施农业三大产业和茶叶、食用菌、中药材、富硒农产品等区域特色农业,构建陕西现代特色农业体系。积极打造特色农业“陕西品牌”,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将更多的“小木耳”做成“大产业”,全面提升农业特色产业的质量、效益与竞争力,带动乡村振兴、农民富裕。
充分激发产业创新发展活力。整合全域资源,构建多要素联动、多主体协同的创新生态圈。探索建立风险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生产销售企业等多元化投资与风险分担机制,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难题。探索推进“数字化信用评级+网络借贷”的金融创新模式。大力培育发展产业平台型、总部型、生态网络联盟、微商联盟等产业组织新模式,全方位释放创新活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商会作用,搭建国际化服务平台,聚集国际化中介机构,推动企业国际化发展。制定并出台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创新创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充分激发技术、业态、组织、管理、制度、战略等全要素创新活力和创新潜力,提升创新绩效。
多层次构建区域协作发展机制。陕西经济发展的重心长期集中在关中地区,陕北、陕南发展不足,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十三五”以来,陕西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区域分化现象依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促进关中、陕北、陕南区域协调发展,必须继续大力推进关中协同创新、陕北转型持续、陕南绿色循环发展。以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引领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推动陕北深度参与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设,支持陕南融入汉江生态经济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和公共服务,建立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等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促进三大区域之间互动融合和联动发展。同时,要积极推进对外区域联动发展,拓展结对帮扶的广度,促进苏陕扶贫协作向多层次、多形式、宽领域、全方位拓展。进一步扩大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合作,通过水源区环保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科技创新与转化、生态产业发展、经贸合作和人力资源服务等方面的战略合作,进一步拓展省际区域合作的空间。通过构建多层次的区域协作长效机制,从整体上推动形成关中、陕北、陕南三大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2.诚信至上 创新发展——宝鸡中立投资集团
.jpg)
宝鸡中立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集房地产开发、路桥工程、投资管理、酒店管理、新能源、矿产、生态及旅游资源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投资发展集团,内设企业行政部、工程部、开发部、财务部、商业部、综合服务部。
集团下属宝鸡中立投资有限公司,宝鸡市中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陕西聚阳工贸有限公司,宝鸡聚诚置业有限公司、宝鸡谷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陕西宝陵建设第五分公司等企业。企业先后累计上缴各类税金约1.2亿元,集团总资产3.5亿元,是宝鸡市知名民营企业。
公司自1998年成立以来,在董事长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员工团结一致,积极向上,不断的充实完善自我,与企业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公司经过多年发展与科学经营,建立整套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拥有一批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现代企业管理人才。先后顺利建设及成功开发陈仓区宝林小区、宝鸡市宝职院生活区、西安凤城春天、千阳平江锦秀园生态社区、千阳阳光小区旧城改造项目和平江营城中村政府重点改造项目等。公司始终遵循“诚信至上、创新发展、合作共赢、共创辉煌”为宗旨,时刻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为荣、一路真诚、 俯身为路、躬背为桥的服务经营理念勇于开拓创新,为城市的基础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集团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始终不忘感恩回报社会。这些年来,公司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汶川地震灾区,宝鸡市社会福利院,宝鸡市残疾人基金会,宝鸡市西山地区乡镇,宝鸡市陈仓区县功镇,金台区硖石镇贫困山区的孤寡老人、贫困儿童等人累计捐款捐物达百万元以上,多次受到政府和媒体的表彰。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这种责任感化作惠及弱势群体的细雨大爱,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真正脊梁。
宝鸡中立集团企业多年发展取得的成绩,是中立人坚持不懈努力工作的结果,更离不开社会各界人士及社会团体的尽力支持和厚爱。企业先后获得:陕西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房地产开发建“先进单位”, 宝鸡市政府“全市十佳优秀企业”,宝鸡市爱心助残“先进单位”,市建设委员会“优秀企业”,区政府“优秀民营企业”等。
集团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董事长李平先生,以突出的经济贡献和社会责任,光荣当选了宝鸡市九届、十届、十一届政协委员、常委,市工商联常委,市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监督员,市国际商务交流协会副会长,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金台区人大代表,金台区民企工会副主席等职务。多次被市、区人民政府授予非公经济发展先进工作者和优秀青年企业家等称号。2011年荣获全市十大“影响宝鸡经济功勋人物”称号,2019年荣获“共和国70周年——陕西经济十大功勋人物”称号,集团董事长的创业事迹载入了《全国先进创业模范事迹汇编》。
.jpg)